- 信息索引號:
11331002002673575G/2021-137659
- 主題分類:
農業
- 體裁分類:
規范
- 發布機構:
區政府辦公室(區外辦、區金融辦、
- 成文日期:
2021-01-29
-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 有效性:
有效
- 登記號:
JJJD00-2021-0001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1年度糧油生產工作的通知
JJJD00-2021-0001
椒政發〔2021〕2號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1年度糧油生產工作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大陳鎮人民政府,區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牢牢把住糧食安全底線,確保完成全年7.25萬畝糧食播種面積、2.59萬噸總產量及2600畝油菜播種面積的任務,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強化“誰種糧誰受益,誰多種糧誰多得”導向,穩定和加強種糧農民補貼,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對全年稻麥復種面積50畝(含)以上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糧食專業合作社等糧食規?;a經營主體,按實際種植面積早稻、連作晚稻每畝分別補貼350元、360元,其它糧食作物(含第二茬的再生稻)每畝補貼200元。對一季旱糧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主體,給予每畝300元的直接補貼;對在“三園”地間作套種同一旱糧作物(不含大小麥)50畝以上且套種面積比例達50%以上的給予每畝150元的直接補貼;對種植油菜50畝以上的規模主體,給予每畝200元的直接補貼(已享受椒政辦發〔2017〕7號文件政策補助的,不再重復補助);繼續執行規模種糧貸款貼息政策,財政按3%的貼息率進行貸款貼息。落實好稻麥生產政策性保險,對全年稻麥種植面積50畝(含)以上的規?;a主體,參加水稻、大小麥政策性保險的,保費由財政全額承擔;對其他符合參保條件的農戶,財政給予93%的保費補助。
二、落實糧食訂單收購
嚴格執行國家發布的2021年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確保不出現農民“賣糧難”。當稻谷、小麥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時,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由國有糧食收儲公司入市收購,所產生的差價、利息和費用,由區財政負擔。及時足額落實地方儲備糧規模,地方儲備糧輪換補庫糧源優先落實到規模種糧主體,并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傾斜。區財政對按訂單向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交售區級儲備稻谷(含訂單水稻良種)和小麥的種糧主體給予獎勵。早稻、晚稻實行訂單全覆蓋,早稻訂單每50公斤獎勵30元,晚稻訂單每50公斤獎勵20元;小麥訂單50公斤獎勵30元,每畝不超過150元;每交售50公斤常規水稻種子獎勵30元,每畝最高獎勵240元。國有糧食收儲公司要做好糧食收購“一站式”服務,完善除雜機、輸送機等機械設備配置,方便農民售糧。按椒發改糧〔2020〕12號文件規定做好“訂單糧食”預購定金政府貼息發放工作。開展訂單糧食“誠信”活動,按椒發改糧〔2019〕26號文件要求,對歷年訂單履約率高、糧食質量好的簽約對象,適當提高“訂單糧食”數量和獎勵。進一步推進“五優聯動”工作,對優質晚稻谷進行額外獎勵,全力打造優質糧食產業鏈,為構建更高標準、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三、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落實“藏糧于地”戰略,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組織開展“六個嚴禁”自查自糾,遏制增量、處置存量,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不斷提升耕地地力。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的管護利用,全面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非糧化”清理騰退和調整修編,力爭糧食復種指數提高到130%以上。對糧食生產功能區“非糧化”比例控制在5%以內或大于5%小于10%的行政村,按糧食生產功能區保持種糧屬性面積,分別給予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每畝50元、30元的管護經費補助。嚴格控制耕地拋荒,探索建立耕地拋荒負面清單制度,推進拋荒耕地流轉,積極引導社會化服務組織、大戶等開展代耕代種服務。
四、提高糧油生產水平
落實“藏糧于技”戰略,推進糧油生產結構布局優化,推動良種良法良制相配套,推廣優質高產多抗糧油品種,確保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加強農業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應用,切實提高糧油生產水平。區政府對驗收達標的水稻高產高效創建示范方給予2萬元的獎勵,對獲省、市好稻米“金獎”的主體分別給予2萬元、1萬元的獎勵。加快推動化肥農藥實名制購買、定額制施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綠色防控技術,加快生物有機肥和生物農藥應用。繼續對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內集中連片綜合應用殺蟲燈、性誘劑及種植香根草、菊花、向日葵等綠色防控技術300畝以上的,按防控設施(含購買香根草、菊花、向日葵等種子種苗成本)當年實際投資額的8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120元/畝。
五、深化體制機制創新
加強糧油生產主體培育,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和產業帶頭人。鼓勵各地開展整村流轉,采取轉包、出租、互換及入股等方式將承包耕地流轉給種糧農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實現糧食連片耕種,發展多種形式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發展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和社會化服務,著力提高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水平。對為散戶提供水稻統一育插秧服務面積100畝以上、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面積300畝以上的糧食生產專業化服務組織,按其在區內實際服務面積,各給予每畝120元的補貼。鼓勵跨區域組建糧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推進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以聯合社作為規模種糧補貼資金申報主體的,在享受規模種糧補貼的基礎上,再給予每畝20元的補貼。推進農作制度創新,擴大糧經結合、水旱輪作等高效生態模式推廣應用。在符合規模種糧補貼條件的前提下,對前作為大棚瓜菜的晚稻給予每畝360元的補貼。
六、強化工作責任落實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各地要主動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壓實主體責任,層層抓好落實,保障糧食生產穩定。加強糧食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繼續開展優秀種糧大戶表彰獎勵。相關涉農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合力抓好糧油生產保供工作。深化“三聯三送三服務”活動,幫助農民群眾紓困解難,廣泛宣傳糧油生產政策,讓廣大農戶充分了解種糧優惠政策,營造全社會重視和關注糧食生產的良好氛圍。加強糧食補貼資金的監督檢查,嚴把補貼面積的審核關,做好補貼資金申報發放的信息公開公示,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提高政策透明度,防止虛報騙補,確保強農惠農資金真正落到實處。
本文件自2021年3月1日起生效。
附件:2021年椒江區糧食生產考核任務表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
2021年1月29日
附件
2021年椒江區糧食生產考核任務表 | ||||
單位:畝、噸 | ||||
街 道 | 糧食生產考核指標 | |||
播種面積 | 總產量 | 其中 | ||
早稻面積 | 晚稻面積 | |||
海門街道 | 1000 | 350 | 200 | 400 |
白云街道 | 500 | 200 | 200 | 200 |
葭沚街道 | 2000 | 550 | 300 | 500 |
洪家街道 | 9500 | 3200 | 1150 | 3600 |
下陳街道 | 8000 | 3000 | 2250 | 4000 |
前所街道 | 15000 | 4500 | 5500 | 4200 |
章安街道 | 20000 | 7800 | 8400 | 8600 |
臺州灣新區(三甲街道) | 16500 | 6300 | 2400 | 4800 |
合 計 | 72500 | 25900 | 20400 | 26300 |
抄送:區委各部門,人大常委會、政協辦公室,人武部,法院,檢察院。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月29日印發